三十岁,我把自己清零了
去年夏天,我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失眠后,终于审慎地做了一个决定:辞工,永远地离开外贸这个行业。
其时我已经超过30岁,在外贸行业已经摸爬滚打八九年,虽然没有多厉害,但也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源。我曾经做经理,也做过总监,中间还自己开个公司,在很多人眼里,我应该会一直做外贸做到做动不了才停止。
前几年,大围经济好,百业俱兴,谈成一单几百万的生意是轻而易举的事。我经手的订单,上亿的有,千万的有,几百万的也有,当然,这些都是公司团队合作的成果,我只是想说明,我身处一个不错的平台,也适逢遇上不错的大环境,工作起来,才可以事半功倍。
后来,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西方国家,很多主力进口大国经济衰退得一塌糊涂,进口的步伐放缓了许多。再加上国内生活成本日渐高企,原材料成本和人工的高涨,使得许多工厂无力为继,纷纷关门大吉。
这种情况之下,我们行业的竞争空前炽热化。差不多每家工厂都在拼价格,降本,同时客户那边也要面对消费者消费意愿的降低而产生的成本压力,也在拼命地压我们的价格。这样的后果就是,工厂接单越来越难,利润越来越低。低到只要有百分之五的毛利,我们都照去。
外贸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也空前的大,很多业务因为价格斗不过人家,根本接不到订单,又或者,精英业务纷纷向大平台靠拢,因为资源都在他们那,大的订单,自然也落在那里。
即便如此,想拿一张单,也得和几十家工厂竞争。很多时候是,价格报了十几次,会开了N会,邮件往来无数,眼看就要花落自己家了,但是很有可能因为别家给出一个更好的价格导致自己前功尽废。
真的特别艰难。
有过数次这样的经历之后,我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和厌倦感,很多次都产生了离开的念头。
那时我工资也还可以,比上不足比下有余,虽然买不起房子,但也够我滋润地活着。然而即使如此,考虑了一段日子后,我还是决定辞工了。
辞工之后,我要干什么呢?
是的,如很多人所见,我步入了另外一个全新的行业,就是写作。
其实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写作,并偷偷立志要成为一个作家。只是过去的二十几年,一切的梦想都流于幻想,我几乎没怎么动过笔,即使动笔也总是词不达意。理想离自己是如此的遥远,我因此而痛苦万分,然而从不敢公诸于众,因为怕旁人嘲笑自己不切实际。
但是快到三十岁的时候,我突然想通了,人生苦短,我要努力一把,成为理想中的自己。
于是我就开始写,不停地给杂志投稿,也不停地被拒绝。然而我发现,相对于流于空想的迷茫和痛苦,“开始做”这个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迷茫和痛苦的空洞,虽然过程中遇到很多挫折,但这种挫折却让我觉到自己其实在进步。
因为编辑会告诉我,我的稿子为何会被退,哪里写得不好,该如何去写,如果是结构的问题,我就重新编排构思,如果是题材不合适,我就重新去挖选题,如果是语言不够好,我就好好斟酌,让自己的文字看起来没那么粗糙。
事实证明,我的尝试是正确的,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,经过了一年坚持不懈的练笔,我在次年开始发表文章。后来又遇到谢耳朵文学网校的曹老师,在他的帮助下,我的文章在很多报刊杂志遍地开花。
当然,在文学领域上,我还是一个透明的小虾米,但是我终于向自己的理想靠近了一小步,这很重要,对于我这样一个性格古怪的文艺女青年而言,能在文字上被承认,实在是憋屈人生莫大的一个安慰。
从去年6月份开始,在曹老师的强烈建议下,我正式步入“新媒体”这个行业,文字开始在各大公众平台上曝光,写出了好几篇“爆文”,《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》这篇文章更是被超过两千家平台转载,有多家图书公司的编辑找到我,要帮我出书,我一下子就签了两本书,此外还有很多约稿。
这就是我在辞职之前所有的积累,也是我的勇气和底气所在,尽管我不知道以后的人生会怎样,也许明天我就会一无所有,甚至死去,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地转行了。
人生是一场赌博,你永远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个先来临。